万万没想到

万维钢


第一,你要知道你的不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你的有利条件;而巨人的所谓有利条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他的不利条件。 第二,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去跟他玩,你有时候得使用非常规手段。 格拉德威尔《大卫与歌利亚》提出一个叫做「倒 U 曲线」的概念。意思都是一样的:在一个东西成长的初期,你每增加一点投入都能获得一点回报;然后它会进入一个平台期,继续增加投入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而过了平台期再投入,回报反而是负的(见下图)。

维护现有的社会格局和强调遵守游戏规则,那是高富帅的事。而改变规则则是屌丝的特权。 思维密集度=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 记笔记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事物的眼光。 凡读书笔记,必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原文的页数,论文笔记则记下刊物出版时间(这样显然可以方便日后写作时引用)。

笔记系统的一个附带好处是它可以帮我们把新的知识跟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一般人善于发现新事物的不同点,而真正的高手则善于发现共同点。一旦发现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共同点,这个知识就彻底「长」在我们身上了。而且这样带来的类比和联想,特别能刺激创造性思维。 把好文章收入印象笔记(Evernote),不等于拥有这篇文章。只有你把它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它们才真正属于你。 我们要做的就是「吃进」很多信息,然后生产笔记本。 「强力研读」并不是为了读《广义相对论》之类的专业著作,它面向的对象就是《卧底经济学》之类写给非专业读者的非小说类书籍。称为「强力」,是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会更高。

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为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① 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②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③ 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④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书,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高水平的读书人会在看完的书上写满了批注,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

小时候,我们都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新词汇非常敏感。比如你可能从电视上听说一个成语,即使你不能确定这个成语的准确意思,但你还是觉得这个词很好。结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天之中,你又多次遇到这个成语!你可能会奇怪怎么以前没注意到它,难道这个词最近专门爱找你吗?一个读书人对新的知识就能保持这样的敏感。你一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新课题并且读了这方面的书,你就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多次与这个课题相遇。你刚放下这本书,一上网又看到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过几天你打开手机又发现微博上有人正在讨论它。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打开印象笔记整理一份这方面的笔记!

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所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而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真的没用。

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的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根据弱联系理论,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机会的多少,与他的社交网络结构很有关系。如果你只跟亲朋好友交往,或者认识的人都是与自己的背景类似的人,那么你大概就不如那些什么人都认识的人机会多。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阶层多样性要比地区多样性更重要。所以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

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

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

应该避免陷在成熟的「强联系」中,你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

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